厚黑学

作者:李宗吾

文字大小调整:

慎独乃做领导的第一大要
慎独,本为儒家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它原指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更须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那么,作为领导,慎独是什么呢?就是要做到谨慎。先人把谨慎当成是为官的最大原则。
有人认为,作为领导最忌讳不知忧患将至,只有真正的领导者才有可能像长江上航行的水手一样,看见三峡惊涛骇浪就知道湍急的江水能够使大船颠覆,而冒险行船的人就难有生还的希望。
当领导的怎样做到谨慎呢?禁止冒险妄为是躲避的方法,只有积德行善才可能使企业有所发展。
从前楚国有一个靠养猕猴谋生之人,楚国人称他“狙公”。他的生存方式就是每天早晨在院里向众猕猴布置任务,并派老猕猴率领它们到山中,采摘草木果实,并要它们献出十分之一的收获供养自己,有的猕猴不给,他就用鞭子抽打。群猴都害怕吃他的苦头,不敢违抗。
一天,有只小猕猴对众猴说:“山上的果实是狙公栽培的吗?”众猴说:“不是,是天然生长的。”小猴又问:“没有狙公我们就不能摘取吗?”众猴说:“不是的,谁都能够摘取。”小猴说:“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给与他,还要替他出力呢?”话未说完,众猴都省悟了。那天晚上它们一起守候狙公入睡后,就冲破栅栏,毁坏笼子,取出那些积存的果实,一起投奔到森林中去,再不返回了。狙公最后终于因饥饿而死。由此指出,现在为官不谨慎的人没有去想如何给百姓而只是想到如何去管制百姓并盘剥他们,这样的人最终会得到像狙公那样的下场。
从历史上看,秦朝的灭亡为暴政所致,隋炀帝的覆灭乃昏庸无道所致,像赵高、秦桧之流的贪官污吏最后都不得善终,他们不正像狙公那样吗?慎独乃做领导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没有规矩不能成其方圆
自古以来,凡有大成者,都特别讲究规矩,就拿清朝大臣曾国藩来说吧,他就是个极为讲究规矩之人。
曾国藩指出,军中以规矩为治兵的根本,而规矩不可更改更是曾国藩治军成功的关键。为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曾国藩为军队制定了许多规矩,这些规矩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孔孟“仁”、“礼”思想贯穿于士兵的头脑之中,把封建伦理观念同尊卑等级观念融合在一块,将军法、军规与家法、家规结合起来,用父子、兄弟、师生、友朋等亲谊关系强化调剂上下尊卑之间的关系,使士兵或下级易于尊敬官长、服从官长、维护官长,为官长出生入死、卖命捐躯,在所不惜。
规矩包括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曰营规,二曰家规。”营规就是“点名、演操、巡更、放哨”;家规就是“禁嫖赌、戒游惰、慎语言、敬尊长,此父兄教子弟之家规也。”这些规矩要以三纲五常为基本内容,而忠君事长则是其核心。“第一教之以忠君,忠君必先敬畏官长,这样规矩所在既使统帅不在,官兵也知道如何作战行事。”
《孟子》这部书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晋国的大臣赵简子有一次让他手下一位很有名气的驾轩能手王良给他自己最宠信的家童驾车去打猎。王良完全按照过去的规矩去赶车,结果整整一天这位家童连一只禽兽也没打到。于是这位家童回来就向赵简子报告说:“谁说王良是最优秀的驭手呢?照今天的情况看,他实在是一个顶蹩脚的车夫。”
后来有人把这话偷偷地告诉了王良,王良便去找这位家童,说是希望再为他驾一次车。这位家童开始不肯,经王良再三请求,最后才勉强答应。谁想结果这一次与上次大不相同,仅仅一个早晨就打到了好多猎物,家童很高兴,赶紧跑去又向赵简子汇报,说是:“这回我明白了,王良确实是天下最好的车把式。”
后来赵简子又让王良替这个家童赶车,王良却拒绝了,他对赵简子说:“我替他按规矩驾驶车辆,这个人却射不到猎物,我不按规矩办,他却能打到禽兽,这说明他是个破坏规矩的小人,我不习惯给这样的人赶车,请允许我辞去这个差事。”
其实王良是一个好驭手。他既能按规矩赶车,也能不按规矩赶车,但按照规矩驾车符合国家制度的大局利益,所以王良守规矩而不计小利,是值得提倡的。曾国藩的规矩就是要将士兵训练成合格的王良,驾驭着湘军这驾马车,沿着他所指引的道路前进。这才是曾国藩定规矩的目的所在,也是曾国藩治军的高明所在。